尾道車站後方的街道以前也是很熱鬧的,各式商店與工場在此聚集讓這邊甚至有了「小銀座」的稱號。「北村洋品店」與「三軒家公寓」也是尾道空屋再生計畫在此利用空屋改建的案例。
➡️ 看更多介紹 ⬅️
[日本] 尾道紀行 vol. 2 – 海鰻的床(あなごのねどこ)
「海鰻的床」青年旅館是尾道空屋再生計畫在2012完成的案例,為的是在尾道提供一個平價的住宿以吸引更多年輕人與外來遊客。老屋本體位於尾道中央街上,這條可追溯至明治年間的中央商店街,兩旁的房子都是又長又窄的傳統京町長屋,團隊運用長屋經營以青年旅館為主的複合空間,並取名自細長海鰻所睡的床,有趣的名稱也呼應了此處的狹長建築格局。
➡️ 看更多介紹 ⬅️
[日本] 尾道紀行 vol. 1 – 尾道空屋再生計畫
尾道,位於岡山市與廣島市兩大都會區中間,因其鄰近瀨戶內海水路端點,又有鐵道經過,自古以來便是陸運與海運的物流樞紐,二戰前這裡還是個繁榮的商業都市,商賈、船主等富有人家,在山坡上興建了一間間豪華的茶屋與別墅,他們曾在這裡與賓客們泡茶應酬,居高臨下地眺望尾道港景,但後來卻因人口年齡老化、產業逐漸沒落等原因而漸漸離開城鎮,徒留下滿山的老空屋讓人遙想當時的繁華。
➡️ 看更多介紹 ⬅️
[台中] 一德洋樓(林懋陽故居)
台中市政府核定為歷史建築的一德洋樓,是日治時期大正13年(1924年)至昭和3年(1928年)間,由當地富商林懋陽興建,故又稱為「林懋陽故居」。清光緒年間出生的林懋陽,於南洋經商致富,
園區內的和院式建築是為迎娶北屯區富豪賴長榮長女時所建;
另一座數年後落成的雙層洋樓,則是為三房所興建的住所。
➡️ 看更多介紹 ⬅️